js3845金沙线路

党团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团活动 > 正文

文院清风| “典”亮古诗文里的廉政 07
2024-09-09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他十分注意结合新时代实践,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取精用宏,化古为今,以阐述思想,遣心寄意,“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为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提供更加丰富的智慧与经验。

为推动党纪学习教育与学科特色深度融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师生党员进一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js3845金沙线路党委推出“品清廉诗词 树清风正气——党纪学习教育特色栏目”,通过学习先贤巨擘话廉、劝廉、崇廉的经典诗文,弘扬清廉文化,营造见贤思齐,品廉、践廉、倡廉的浓厚氛围。


“典”亮古诗文里的廉政

顾炎武篇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他一生辗转,始终关怀民生疾苦,心系天下大事,他深知朝廷腐败之根源,反复论述廉洁之重要,《日知录》《顾亭林诗文集》等便深刻展示了他对廉洁文化的思考,时至今日,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激浊扬清”的廉政思想,对深入展开党纪学习教育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01

《日知录》

     《日知录凝结了顾炎武诸多珍贵的廉政思想,在人臣知耻、选任标准和廉洁风化等方面均有思考和己见。《管子·牧民篇》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首先,顾炎武十分重视“耻”,提出知“廉耻”的重要性。其在《日知录·廉耻》便强调道:“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其次,顾炎武强调“士大夫”指导知耻的必要性,《日知录·廉耻》载:“故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日知录·大臣》亦载:“夫廉不过人臣之一节,而左氏称之为忠,孔明以为无负者,诚以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可见廉耻之心、克己奉公于人臣是道德准则,于国家更是立国之本。

      在选任标准上,顾炎武倡导德行为先,选贤举能,《日知录·名教》载:“古之取士,实异于今,先观名行之源,考其乡邑之誉,崇礼让以厉己,显节义以标信,以敦朴为先最,以雕虫为后科,故人崇劝让之风,士去轻浮之行。”他将贤能廉洁作为做官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五条便强调:“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党的干部只有坚持廉洁奉公的选任标准,才能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110AF


      在廉洁风化上,顾炎武认为昊官风、好民风、好社会三者缺一不可。《日知录·廉耻》载:“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在面对贪污腐败,朝廷必须牢记“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毋贪,不可得也”(《日知录·除贪》)。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守底线,惩恶扬善,弘扬正气,才能永葆清廉本色,筑牢廉政防线。


    02

“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

     

9394

EAD7

       顾炎武经历明末乱世,深知吏治腐败之痛,在写给在朝为官的外甥徐元文的信件中,深刻提出“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而其本在于养廉”的观点,“激浊扬清”,语出《尸子》:“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顾炎武意为劝勉后人应廉洁奉公,培养并保持廉洁美德。

      2006年1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会上谈到:“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说:‘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这就是说,要兴国安邦正百官,要稳社固稷泽百姓,就必须惩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国家才有希望,社稷才能稳固。”2006年2月20日,《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习近平发表《激扬浊清正字当头》一文,亦引顾炎武此句。

      在深入展开党纪学习教育的背景下,党员干部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善恶,弘扬社会正气。严抓“四风”问题,勇于“激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扬清”。让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深入党员干部的内心,不断加强推动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


文章版权归js3845金沙线路所属

如需引用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