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3845金沙线路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成果展示 > 正文

js3845金沙线路2023年科研成果展(8-12月)
2024-03-21    浏览次数:

2023年,js3845金沙线路坚持教学科研并重,明德正学,知能并举,汲古开新,既坚持教学育人,也坚持科研铸人。在学术研究上,预流科学前沿,追求卓越学术,砥志研思,躬耕不殆,不断拓展文学研究的方式与途径。本年度在项目、论文、著作和科研获奖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成果。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包括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立项数稳居全国前列;在CSSCI来源学术期刊/集刊上发表论文51篇,其中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14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9篇;出版学术著作11部、主编并出版学术刊物2种;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3项。现将8-12月主要成果摘要如下,与学界同仁共勉。

01 重要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中的人民主体性阐释研究”(23&ZD274),谷鹏飞主持

本项目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中“人民主体性”所赖以确立的“中国语境”、所建构的“中国内涵”与催生的“中国价值”三大核心问题为研究对象,厘清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中“人民主体性”的历史与现实内涵,揭示人民主体性“中国内涵”的确立对于建构社会主义文艺与文化主体性所具有的价值,为当代文艺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基本动力。


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宋代教育与文学发展研究”(23AZW012),张文利主持

本项目是对宋代的教育和文学发展及其关联互动的专题研究。宋代教育方面的政策、体制、制度、管理等,以及宋代文学的样貌、文体、内涵、形式、演变等,均是本项目的研究对象。揭橥教育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影响,是本项目的根本研究目标。本项目的研究价值体现为:首先,本项目不是对宋代教育与文学静态平面的描述,而是致力于揭示宋代教育变革与文学发展演变的关联互动,展示二者之间的双向流动及其内在理路。其次,就学界目前关注较少的官学教育与文学;书院教育与文学;西夏、辽、金教育与宋代教育的关联作系统深入的全面探析。再次,本项目力图从历时性、共时性、哲学思潮、文化场域等视角入手,对宋代教育与文学发展这一课题作多层面多角度的考察。


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原官话信蚌片方言接触与演变的多维度研究”(23BYY070),叶祖贵主持

本项目以信蚌片2市19县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为研究对象,对乡、镇、村进行大范围的深度实地调查。掌握信蚌片方言全貌,制作单字音、词语及语法例句的详细对照表,绘制方言地图,直观展现出信蚌片方言的内部差异及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采取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从多维度、多层次考察信蚌片方言的接触与演化,试图揭示出信蚌片方言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廓清信蚌片方言的具体演化途径。


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小说创作与中国古典小说理论之关系研究”(23BZW121),高俊林主持

本项目主旨是,运用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对鲁迅的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性观照,系统地分析其小说创作实践与古典小说理论之密切关系;认为由此可以加深对于鲁迅小说创作旨意与艺术技法的体认,并为鲁迅研究提供新的路径,进一步丰富了鲁迅研究的学术领域。此外,还有利于重新观照中国古典小说传统的现代接续与创造性转化问题,为加强古今文学的沟通与融汇从而使得中国本土文化在新时代的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德拉-沃尔佩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研究”(23BWW002),张碧主持

本项目以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主要创始者德拉-沃尔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方法为研究对象。项目从对德拉-沃尔佩在西方学术语境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谱系的分析出发,首先拟考察其所接受的西方哲学思想脉络,着重考察这种谱系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此为分析视角,探讨德拉-沃尔佩所尝试的实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方法方面的结合,以及由此所发展出的文艺思想观念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拟进一步考察其实证主义文艺观念中所形成的诸多特有的批评方法及范畴,并由此厘定德拉-沃尔佩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以及西方近代美学史上的地位,以期辨析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文艺发展历程中的特点、脉络与贡献。


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颜鲁公文集》校笺与研究”(23BZW053),赵阳阳主持

颜真卿与诸葛亮、杜甫、韩愈、范仲淹各因其道德、功业与文章之不朽,被论人一向严苛的朱熹并称为“五君子”。有关五君子的研究颇多,然就鲁公而言,除其书法备受关注外,其文章并未受到充分重视。其显证即迄今未有深度整理之《颜鲁公文集》问世,遑论对《文集》的深入研究。本项目以颜欲章编《颜鲁公文集》二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明安国本、刘思诚本、颜胤祚本、清武英殿本、文渊阁四库本、嘉庆颜崇椝刊本、《全唐文》本、黄本骥本等,并校以新、旧《唐书》《通典》《文苑英华》《唐文粹》等相关典籍与颜氏法帖、石刻等,力求其文字接近北宋初辑时面貌。笺释则着重对颜文撰作年代与生成背景的探求,着重搜求异源史料对人物、事件、地理、职官、制度等疑难之处进行笺证。在整理之基础上,对《颜鲁公文集》进行研究,以文类为切口,据其文体特质抉发同类文章相近的撰作背景与生成策略,探求颜氏碑志文、政论文、序记文的历史文化价值。


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延安文艺中的革命伦理问题研究”(23CZW002),何明霞主持

本项目所研究的延安文艺中的“革命伦理”是制约并影响延安文艺审美形态与价值认同的深层依据。作为一种诞生于民族革命政治时期的特殊文艺伦理形态,它不仅为当时的政治动员、革命实践作了伦理辩护,更在深层影响并支配了延安文艺的基本叙事主题、叙事结构与叙事形态,又在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一种“经受实践检验”的文艺合法性价值形塑了中国当代文艺的基本审美品格与价值走向。本项目以“革命伦理”为切入点讨论“延安文艺”,丰富并扩充“延安文艺”范围,矫正已有研究中关于延安文艺伦理“大众性”“民族性”“阶级性”的规范性讨论,将延安文艺的“革命伦理”内涵扩充为“大众性中的先进性”“民族性中的世界性”“阶级性中的共同性”,以期为今日中国当代文艺伦理的重建提供有益启示。


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鲁迅与日译俄苏文学之关系研究”(23CZW048),张宇飞主持

从留日时期最早接触俄罗斯文学开始,直到鲁迅逝世前,对俄苏文学的阅读与翻译已然成为鲁迅生平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俄苏文学中反抗专制、追求自由、揭露现实、反对战争、批判国民性、介绍无产阶级革命等内容和特有的表现形式与描写手法都吸引了鲁迅的关注。鲁迅阅读并收藏了大量俄苏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包括俄、日、德、英、中文等多个语种。其中,日译俄苏文学是鲁迅主要参考的译本,在鲁迅阅读与理解俄苏文学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项目通过整理鲁迅阅读过的日译俄苏文学书目,进一步探讨日译俄苏文学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探寻“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关联性,为研究鲁迅文学提供一种新的考察视角,也为文明互鉴中的文化创新提供启示。同时,本项目通过调查鲁迅收藏的日译俄苏文学作品与日本文坛对俄苏文学译介的关联,进一步考察鲁迅接受俄苏文学的路径,探讨鲁迅对日译俄苏文学的“取舍”与日本翻译界的联系,并分析鲁迅是怎样通过汲取日译俄苏文学的资源来开展自己的文学行动。


9.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电影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剧作研究”(23CC183),王婷主持

本项目拟以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剧作为研究对象,将电影剧作视作一个开放、流动的概念,以重新厘定电影剧作的含义,取其广义上的概念内涵,指涉从电影构思到电影创作完成的动态过程,并以剧作形态、剧作观念、剧作功能和剧作家为核心勾勒出现实主义电影剧作的基本逻辑。在电影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本项目将考察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剧作的发展历程,描绘其在形态、观念、功能等方面从发生到发展、从自觉到自为、从稚嫩到成熟的历史流变,梳理其发展脉络,寻绎其在形态变迁、功能变化、观念认识等层面的主要特征和演变规律。通过对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剧作发展的系统性研究,突破现实主义电影剧作多注重横向个案或理论研究的局限,进而发掘其之于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的参照价值。


10.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章门弟子与新文学教育的创生研究(1902-1929)”(23YJA751026),赵林主持

本项目以章门弟子与新文学教育的创生为中心,是指从1902年7月清廷颁发“壬寅学制”作为近代中国教育制度和学科体制的发端开始,到1929年2月朱自清在清华大学国文系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这一“新文学”学院化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为止,从学科史视野考察以章门弟子为代表的知识群体在民国前后的国立大学尤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南京高师-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场域的国文教育/新文学教育实践,着眼于晚清以降社会思想文化变迁中的文脉传承、学统分野与知识转型的互动关系,兼及教育变革、民族认同、知识生产与传播和文学观念嬗变等创生期的多重脉络,其间,本土文化传统与域外经验资源共同构造出新文学教育实践的复杂面相。

02 期刊论文

1.仲济强:与怨鬼对坐:《起死》与鲁迅的晚期风格,《文学评论》2023年第6期

1935年对周围世界“寒心而且灰心”的鲁迅,以卓越的社会学想象力及“掐臂至见血”的现实感,突入庄子起死髑髅的寓言,忧惧现代性未完成与殖民逻辑移植;与怨鬼的死魂灵对坐,默会他人的陌异性与底层的悲苦,主动领取结构性罪责,承担责任伦理;融会尼采生命史学与马克思唯物史观,洞悉历史的创伤性结构,以底层世界的具身体验校正实证史学;暗藏了在人我自足性之上重建社会性自我的方案。

2.叶祖贵:中原官话信蚌片的语音特征及其来源,《方言》2023年第4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贺巍及《中国语言地图集》均认为信蚌片的主要特征为“[n]不分,[in i]不分;[n l]不分;[f x]不分”这三条。该文则认为信蚌片的主要特征为“[n ]不分,[in i]不分;[n l]不分;蟹止摄合口端精组字没有[u]介音;不分尖团”这四条。文章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指出信蚌片方言是从江淮官话演变来的。

3.葛承雍:从爱琴海到唐长安——新发现唐三彩希腊海神特里同造型角杯研究,《文物》2023年第8期

2021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东郊月登阁唐墓中发现一件角杯,长11.6厘米,其上人物形象鲜活灵动,应为古希腊神话小海神特里同的艺术造型。本文依据该角杯,并联系流散海外的文物,结合犍陀罗艺术中频现的希腊海神造型,首次提出“希腊海神在中国”这一国际具象化课题。希腊化文明是丝绸之路建构欧亚文明交流最关键的内容,新见唐三彩希腊小海神特里同造型角杯,不仅客观上证明了中古雕塑艺术的创新实践,而且有益于重新审视中西文化交流的多维价值。

4.袁少冲:真假“中庸”及鲁迅的“中庸”之道,《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9期

以往人们对鲁迅与“中庸”关系的认识多有错乱,有待被重新正名。鲁迅所批的“中庸”,恰恰是被后世之徒、帮忙帮闲们庸俗化了的假中庸、非中庸、反中庸,是假借“中庸”之名,或行利己谋私之实,或掩盖其伪饰卑怯。“中庸”的本真义是中正合宜、恰如其分,然而在精神境界被降格、外在形式压倒实质内涵的情况下,衍生出另一个“中庸”的庸俗义。鲁迅自然明白在庸俗义之外,还有一种真正的“中庸”之道。他的行“中庸”是就其本真义而论的,在彼时极端的非常态的“非生即死”的“大时代”,看似过激、尖刻、冷酷的鲁迅,在中华民族亟需“生存温饱发展”之时,勇担“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的历史使命,其实恰恰是“中庸”的。他既是真儒思脉灵魂层面的继承者,又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传续人。

5.成明明:“初衷”与“折中” ——南宋馆阁正字、校书郎除职研究,《js3845金沙线路学报》2023年第5期

秘书省正字、校书郎除授,是南宋馆阁制度的重要组成,鉴于为国储备公卿之才的“初衷”,选拔程序严格,有召试除职、荐举试职和免试直除三种方式。作为“折中”的直除,昭示了重用人才、求贤若渴的国家形象。馆职召试仅试策一道,要求博通古今,为当下朝廷提供切实有效的策略方案。馆职对策要求鲠亮切直,忠谠无偏;深于事理,逻辑严密;文气恢宏,辞藻温润等。实际上,对策颂圣谀世层见叠出,含金量未必很高,但由于召试者的身份特征和素养要求,其水准还是高于一般试策。文人入馆后的平台特质和职业要求,文士间的砥砺切磋,致使他们既能履行代王立言、润色鸿业的基本职任,又能彰显“深思治乱,指陈得失”的政治品格。制度初衷和现实折中的融渗里,馆阁机构有效有序运转。

6.叶祖贵:河南中原官话清、次浊入声字的阴平、阳平两读,《语言科学》2023年第5期,科学出版社。

河南中原官话的清、次浊入声字普遍存在阴平、阳平两读现象,可分为固始型和上蔡型两类。固始型的阴平、阳平两读在单念和词语中均有表现,上蔡型的阴平、阳平两读只表现在词语中。上蔡型本质上是一种连读变调,固始型则是一种离散式音变。文章的讨论也有助于揭示出北京话“一”“七”“八”“不”变调的真正原因。

7.李有军:秦腔现代戏《血泪仇》民间伦理与革命叙事“缝合”探论,《戏曲艺术》2023年第4期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作为毛泽东亲自指示创立的革命戏曲团体,将《讲话》精神与“人民戏剧”传统相结合,以秦腔、眉户等上演革命现代内容。作为民众剧团秦腔剧作家马健翎创作的经典现代戏,《血泪仇》通过融合革命主体“成长”与传统戏曲“复仇”伦理叙事,揭橥了农民由革命同盟者成长为革命主体的政治主题,“巧妙”实现了民间伦理与革命现代叙事的“缝合”,使得传统民间伦理资源成为边区现代革命修辞的“合法性”来源之一。秦腔《血泪仇》在延安边区革命主体形象的塑造,民族形式与现代革命内容的结合,以及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建构方面,积淀了颇具典范性的艺术生产经验。重释《血泪仇》民间伦理与革命叙事的“文本”价值,对综合认知延安文艺戏曲改革理路,乃至考察当前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8.杨遇青:论释来复交往题咏中的文化认同及其书写意义——以《澹游集》为考察中心,《民族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

《澹游集》是诗僧来复编撰的唱和、题咏总集,题咏者不乏虞集、欧阳玄、宋濂、月鲁不花、笃烈图、金哈剌等多族文人,可以视为编者的一种交往叙事和多元文本的聚合与碰撞。来复通过雅集唱和、征集题咏等方式,积极地拓展文学交往的圈子,有效提升了其文坛地位与影响力。“澹游”包含“以道义相尚”和“以文辞相唯诺”两种维度,展现出对儒家道义的趋同性与诗学价值的多维性。更重要的是,“合儒释以为教”的入世情怀,使其“澹游”融会了某种士君子的人格特质;“业儒而隐于释”的文化心态,使其诗学“脱去空寂”,进而鼓吹铿鍧轩昂的“大雅之音”,为盛世来临铺张盛美。此种盛世“雅音”经历了明初的变奏后却意外地按下了休止符。

9.李斌:博物志、笔记体与“齐物”观——论《秦岭记》的“古典性”书写,《小说评论》2023年第4期

贾平凹新作《秦岭记》详细记载了秦岭的山川河流、草木虫鱼、百兽精怪、矿藏物产、宗教习俗等,内容上具有突出的“博物志”性质,这与他近年来创作《老生》《山本》时对“小说之最古者”《山海经》的浸淫、借鉴有密切关联,是贾平凹对中国“古典叙事”进行创新转化的又一文学实践;内容上的“博物志”性质决定了《秦岭记》采用“笔记体”形式,全篇主要由57则彼此独立的小节组成,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及故事,这种结构与他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商州三录》《商州》《妊娠》等作品遥相呼应,既是他40年来的回望又有突破,表现出苍茫、雄浑的“晚期”风格;《秦岭记》的思想旨趣具有明显的老庄“齐物论”特征,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因果相依的自然观,一定程度突破了“人的文学”观和“线性”时间观的单一和机械性,在丰富、拓宽当代文学题材、体裁和观念方面是一次积极的探索。

10.李芳民:渭城、《渭城曲》与《阳关图》:一个诗路别离意象的生成与经典化,《中州学刊》2023年第8期

“渭城”作为秦都故地,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蕴含的历史地域空间,入唐后又进入诗人的创作,成为一个意旨丰富的诗歌意象。由于盛唐时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配乐演唱,并以《渭城曲》(《阳关曲》)之名广为传播,“渭城”作为诗歌“别离”意象的指称意义,亦因此而凸显。入宋以后,《渭城曲》(《阳关曲》)在社会上仍影响广泛,不但成为文人诗、词抒写别离情怀的标志性意象,此外,还成为一些画家绘画的素材。宋代文人的诗、词创作,确立了“渭城”意象的别离意旨,强化了情感表现力度,而画家特别是李公麟的《阳关图》画作,又进一步丰富了渭城别离主题的意趣。由于宋代文人的诗、词及画家的绘画创作,“渭城”作为文学作品的“别离”意象得以经典化。“渭城”在唐代原本是唐人长安西行的起点,西行之路经阳关而绵延至西域,又因诗人沿途吟咏,遂成为一条自长安西行的唐诗之路。因此,“渭城”也可谓是唐代长安西行诗路上的一个标志性别离意象。

11.高翔:消费主义视野中的“爽文学观”,《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

网络文学的“爽文学观”是在消费主义语境中生成,并发展为当代消费社会的快感模式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延伸和弥补。基于消费主义所蕴含的时代语境,爽文学观生成了主体膨胀、技术化上升和伦理淡漠这一核心语法。由于爽文书写的内在不足,网络文学从形成对于现实的表征效力、树立写作主体的情动模式以及重构基于主体膨胀的语法等视角出发,形成了广泛的“反爽文”书写样态。“反爽文”美学的兴起源自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悖反,体现了网络文学商业性和审美性的分化与平衡。

12.张碧:语言学与数学方法的双重运用——所罗门·马库斯的结构主义批评方法《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3年第1期

罗马尼亚马克思主义学者所罗门·马库斯强调了结构语言学在当代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导向性科学地位,突显了数理逻辑在结构语言学或结构主义方法中的基础作用,并以此进行了某些人文科学批评实践,进而从马克思主义方法立场对当下数字人文方法给予了极大贡献。

13.段建军:文艺创作是对话交往的吁请,《甘肃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

一切文艺创作都是作者-“自我”寻求与读者-“他人”形成一种同感、同谋的交往关系,用文本激发读者-“他人”与作者-“自我”同感共谋,吸引读者-“他人”与作者-“自我”摆脱乏味无聊的庸常生活,共建共享一个有意思的审美世界。创作发端于作者-“自我”的一种对话冲动,是作者-“自我”对对话交往的吁请。创作过程是作者-“自我”发起的一种文字结盟邀请,邀请读者-“他人”与作者-“自我”一起,同感、共谋、共建、共享一种新的有意思的人生。作者-“自我”的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与读者-“他人”建构同感共谋关系的有意思的探索,是一次建构与读者-“他人”对话新方式、新路径的审美发现。每一次有意思的审美对话,都在作者-“自我”与读者-“他人”心灵的交叉(汇)地带进行,都在读者-“他人”心中播下了有意思的审美种子,都是一次个性化的审美事件。

14.周燕芬:“云上的房子”——王甜小说论,《阿来研究》2023年第2期

从21世纪创作起步,王甜迄今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火车开过冬季》(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毕业式》(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雾天的行军》(北岳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和长篇小说《同袍》(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等,总体创作量不算太大,但个性标识却非常鲜明。在通读王甜小说的过程中,我脑子里不断叠加的一个印象是,王甜很会写小说,她大约就是那种生来要写小说的人。高校中文系的专业学习,入伍后部队生活的丰富体验,曾经的军区创作员身份和文学期刊编辑岗位,为王甜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基础和成长平台。在惊喜于作家艺术灵性的同时,我也看到王甜小说正在走向成熟的稳健步履。

03 学术著作

1.李浩:《流声:中国姓名文化〔第三版〕》,陕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本书是学者李浩研究姓名文化的札记。书中耙梳了古代姓名史料,分别从汉语姓名的起源、姓名的构成、命名的方式、姓名文化的内容、人工智能时代姓名文化的新功能、姓名文化的价值等方面,透视汉语姓名中所积淀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写作中能够关注到姓名符号在大数据时代的微妙变化,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称谓和识别方式与姓名文化联系起来思考,形成了独特的见解与阐释。全书视野开阔,见解新颖,资料翔实,考证严谨,兼具思想性、知识性与可读性,对了解中国姓名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李浩:《濡羽编:讲辞、讲稿与讲纲》,陕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本书分为“通识视野”“专题讲纲”“悠悠河汾”三部分。既有针对学生和一般读者的经典阅读解说,也有与唐代文学与文化相关的话题,以及对学术师承的致意,和对出版家的感怀。“通识视野”收录《大雅:传统文化视域中的高等教育资源》《师德四维》《传统与开新》等19篇文章,内容集中在对大学教育、教师身份、传统与现代等问题的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和感悟思辨。“专题讲纲”收录《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李白与丝路文化》《唐诗中的黄河文化》等8篇作品,是对唐代研究领域内相关文化问题的深入思考。“悠悠河汾”收录《我是傅粉》《纪念章先生》《广大而精微》等16篇作品,是对生命中所遇多位学者、出版家形象的记录和回忆。

3.李浩:《慢耕集:纸上的春种秋收》,陕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本书分为蠡测、司幕、培土、自照四辑,其内容重点不在架空高论各种读书的学理,而是具体分享作者真切深微的阅读体会。作者拈出农业文明时代的“慢耕”一词作为书名,既是一种自勉,也是一种人文宣示。“蠡测辑”取以蠡测海之意,收录文章为作者多年所撰读书心得。“司幕辑”取掌舞台大幕之意,收录多为应友人之邀撰写书序。“培土辑”取以师者身份培养扶植青年后学之意,收录内容均是为多年培养学生专著所撰序言。“自照辑”取自我关照意,为作者自著所著序言、后记。

4.李浩等主编:《古壁丹青——昭陵唐墓壁画集》,文物出版社,2023年版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周围有190余座陪葬墓。本书收录7座壁画保存较好的陪葬墓,包括长乐公主墓、李思摩墓、段蕳璧墓、新城公主墓、李震墓、韦贵妃墓、燕妃墓。该书全彩,以墓主薨亡时间为序,以墓葬为单元,按照墓道和墓室的结构走向,对壁画进行全景式介绍。这200多幅壁画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文武大臣和牵马图、牛车图,还有宦官、侍女和歌舞伎乐,并且出现了具有异域风情的女子形象。人物各不相同,线条生动豪放,展现了唐朝初年的朝气蓬勃和大国风范。壁画中的兵器盔甲、服饰装扮、舞蹈乐器、庭院建筑等,为研究唐朝绘画艺术和社会风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书后附昭陵已发掘陪葬墓壁画墓主资料一览表、昭陵陪葬墓发掘资料发表情况一览表、昭陵博物馆近年来出版著作一览表,为研究者提供了翔实的研究资料。

5.姜彩燕主编:《西北联大文学作品选》,js3845金沙线路出版社2023年版

该书收录了1937—1946 年间西北联大师生的70余篇文学作品,以黎锦熙、许寿裳所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歌》为序曲,以高明所撰《国立js3845金沙线路侨寓城固记》作尾声,完整勾勒出西北联大在城固的办学历史。正文部分按照诗歌(包括旧体诗和新诗)、散文、小说、戏剧、翻译分类编排,充分展示了西北联大文学活动的多元性和丰富性。该书填补了西北联大文学作品集中出版的空白,为研究西北联大的文学教育及文学传统提供了史料支撑,对追溯js3845金沙线路的文脉传统、探索js3845金沙线路作家摇篮诞生的历史根源具有重要意义。

6.陈敬玺编撰:《国际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js3845金沙线路出版社2023年版

这是一部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入门教材,分为四大模块:总论;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理论;国际中文教学流程;国际中文教学实务。“总论”包括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体系两个专题;“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理论”包括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语言习得理论基础。“国际汉语(中文)教学流程”包括第二语言教学总流程;国际中文课堂教学。“国际中文教学实务”部分包括国际中文课堂教学技能;国际中文课堂教学演练。前三个模块属于“理论”,涉及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后一个模块属于“实践”,涉及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

7.阎琦、邱晓选注:《刘禹锡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版

《刘禹锡诗选》选诗271题341首,覆盖了刘禹锡诗歌的优秀之作,作者归属有疑义者概不入选,组诗整体选入,基本上呈现了刘禹锡诗歌创作的全貌;诗作按年编次,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诗人创作和思想变化的过程,诗作系年在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自有裁断;每诗附有简要注释和评析,较好地展现了刘禹锡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是一部学术性和普及性并重的诗歌选本。

8.贾三强主编:《陕西古代文献集成》(第31-40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正式出版

由金沙官网贾三强教授主编的陕西省古籍整理重大项目“陕西古代文献集成”第31至40辑正式出版。包括冯阳、张华点校清刘绍攽《周易详说》《书考辨》《春秋笔削微旨》《春秋通论》《学韵纪要》《四书凝道录》,郑继猛等点校清王玉树《退思易话》,刘康乐、贾二强、高叶清、王雪玲等点校金王处一《西岳华山志》、明王履《游华山图记诗》、明李时芳、张维新、马明卿等《华岳全集》,和谈点校元杨奂《杨奂集》,王璐点校元朱象先《古楼观紫云衍庆集》,刘燕歌点校明温日知《屿浮阁集》,周喜存点校清温启知《温与乐先生集》、温自知《海印楼集》《海印楼诗集》,王松涛点校清李念慈《谷口山房集》,王作良点校清王又旦《黄湄诗选》,冯阳等点校清刘绍攽《二南遗音》《二南遗音续集》《九畹古文》《九畹续集》等共计41种典籍。陕西古代文献集成项目计划分初编、二编两期完成,共计收录各类典籍300余种,分100辑出版。截止目前,已正式出版40辑,共收录典籍134种。


04 科研获奖(已公示)

1.李浩:《摩石录》,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版

本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该书主要内容具体可分为两组:一组是对唐代士人知识分子墓志的研究。另外一组则是对中古时期少数民族及入华外族人墓志、塔铭的研究,这组墓志与史家陈寅恪所谓“殊族之文,塞外之史”有关,属于当代所谓中西交通、西域学或丝绸之路研究。墓志研究涉及到古人对冥界立体多元的规划设计和营造制作,其中既有观念层面的,也有技术层面和材料层面的,还有艺文美术层面的,与现代的医养学、死亡学、宗教学、规划学、建筑学、美术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材料科学等息息相关,关涉“古今学术史之通义”的“大事因缘”,是尚未被广泛重视的学术富矿,可为更多有识之士的科学挖掘和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2.李有军:《西安易俗社与秦腔的现代转型(1912——1949)》,中国戏剧家出版社2021年版

本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是研究西安易俗社从建立到发展的专书。易俗社是民国时期陕西地方知识分子主导的,由陕西军政、教育、文化等各界知识精英共同创建的秦腔改良剧社。西安易俗社在秦腔剧目创作、舞台表演、秦腔受众传播及社会影响等方面成绩斐然。本书总结民国时期易俗社秦腔艺术生产经验,揭示易俗社秦腔艺术生产规律,对于当下的传统戏曲发展变革具有鲜明启示意义。

3.谷鹏飞:《美国<文心雕龙>研究史料整理与翻译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本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该书以《文心雕龙》源文本为研究基点,以美国《文心雕龙》翻译与研究文本为研究对象,选取20世纪50年代末至2010年之前所有美国学术机构与学者通过翻译、研究、编选《文心雕龙》所形成的研究资料,对这些研究资料进行再研究。通过援引接受美学“效果历史”的阐释框架,梳理了《文心雕龙》源文本在跨文化传播中所形成的“翻译史料”“阐释史料”“影响史料”三种接受形态,分析了三种接受形态与源文本形成的“文本家族”关系,讨论了“翻译文本”的认同选择问题、“阐释文本”的阐释重建问题、“影响文本”的归化创造问题,最后将这三个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即:源文本在跨文化语境中实现“经典重构”的可能性、方式及限度问题。

4.高峰:《定边方言调查研究》,中华书局2020年版

本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定边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是榆林市境内唯一的官话方言,处于中原官话、兰银官话和晋语的过渡地带,方言内部差异复杂,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定边方言调查研究》一书在田野调查所获取的大量语料基础上,对定边方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描写和考察。从地理历史人口到方言的形成和嬗变,从语音、词汇、语法描写到语料记音,从平面描写到共时、历时比较,系统地揭示出定边方言丰富而复杂的面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吸收了近年来语保工程的经验,较详细地记录和解释了有关建筑、饮食、婚嫁、丧葬等方面的民俗文化词语,收录了俗语谚语、故事、说书、皮影戏戏文等,较完整地保存了方言文化。

5.张阿利:《中国西部电影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版

本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首次系统全面梳理了自中国西部电影概念诞生以来所引发的争论和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也从创作领域及产业方面分析了这一电影流派区别于其他电影类型的独特气质。作者将中国西部电影置于中国电影乃至华语电影发展的历史背景之中,探索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所具有的美学特征与类型表征,其独特的景象与物象表述语言等。作者结合与中国西部电影相关的各代电影导演及华语电影导演的不同创作风格,归纳出参与中国西部电影创作的不同代际导演的艺术特征和追求,同时也特别关注华语电影导演的西部影像情结和电影语言表述方式。最后,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电影学派建构的时代背景与学术语境,阐述了中国西部电影及丝绸之路题材电影的新探索及发展趋势。著作具有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和理论意义,对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流派、电影类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学术借鉴,丰富并完善了中国电影地缘空间美学研究的学术建构。

6.郝润华、杜学林:《李翱文集校注》,中华书局2021年版

本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在原《李翱集》校点本以及收入“儒藏”之《李文公集》校点本的基础上,该书增加系年注释,修订而成。主要价值体现在:第一,校勘精审,文本可靠。本书以现存最早的明成化为底本,以嘉靖重修本、汲古阁本等重要版本为校本,另外还广泛参校《文苑英华》《唐文粹》等总集以及两《唐书》《唐摭言》等相关文献,力求正文准确可靠、校记精审得当。第二,注释详明,系年充分。本书注释主要包括作品写作年代、背景及人名、地名、职官及部分语词等,并在借鉴学界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大部分篇目进行系年考订,在诸说龃龉、需要商榷时,即根据现有文献资料,作出合理按断,但无法确考的作品,亦不强为笺注。人名职官部分,则结合作者交游情况和史料记载,力求注明文中所涉主要人物,正史有传者注明卷数,以供查检。第三,内容完备,附录丰富。本书力求全面囊括李翱现存所有作品,并附录有“生平传记”“书信赠诗”“序跋综论”“评论选录”“杂记摘录”等相关资料。不但收录与李翱相关的常见文献,还收录有邢让《李文公集识语》、毛晋《李文公集跋》、胡应麟《题李习之集》等名家评论资料,可谓是“一书在手,不烦他索”,为进行李翱古文的流传和接受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

7.段建军:《<白鹿原>的文化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

本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从中国乡土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白鹿原》做了全新的阐释,并对其与中国当代寻根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概括性的透视与考察。从文化寻根与价值重建;中国乡土社会的肉身崇拜与阉割;共在中的自我与他人;为历史而烦;为乡土而献身等八个章节,探讨中国乡土生存的根,即肉身生存的根。经过抽丝剥茧,作者指出,《白鹿原》寻找到了中国乡土生存的两个相互缠绕的根。一个追求“学为好人”;一个追求“闯世事”。一个的做人原则是仁者践仁,修己安人。一个的原则是与人为敌,不断折腾。乡土社会的历史就是这两种原则形成的两种人格,相互缠斗,此消彼长的历史。

8.胡小燕:《结构民族志与英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革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

本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论文以英国文化研究前后期研究方法的转变为切入点,分析了其方法创新与理论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厘清这种方法存在缺陷的根本原因。“结构民族志”是英国马克思主义为实现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研究范式融合的一种尝试 。这种方法继承早期文化研究中的人类学思想和方法论上的创新,系统引入了社会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格尔茨的文化解释学和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并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意识形态、霸权理论。结构民族志区别于单纯的民族志,包含对工人阶级日常行为与经验的现象式描述、符号分析和历史分析三个层次,注重将个体经验、文化过程嵌入结构性概念的框架中,注重考察社会结构概念的经验层面,力图实现经验与理论、过程与结构的融合。

9.杨新平:《桐城派“逆笔”批评论——以文章选本评点为中心》,《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第3期

本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论文认为“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理论范畴,常与“顺”相对言,在“顺”“逆”范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贵顺忌逆与主逆避顺两种价值取向,其中后者影响更为广泛,古代文学批评中的“逆笔”概念即渊源于此。属意于逆、以逆为贵是清代文学批评中普遍的审美祈向,桐城派亦通过选本评点对历代文章典范中的用“逆”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品评析义,揭橥“反面”之逆、“旁面”之逆、“逆中之逆”等逆笔艺术佳妙,就中所论“取影”“凌空倒影”等术语以象喻方式对逆笔进行创造性阐释,丰富了逆笔批评之内涵。逆笔批评是桐城派文学思想细微面向的具体体现,既反映出桐城文士对逆向运思创作理念的深刻体悟,又内蕴贵曲忌直、崇尚奇险的审美心理。

10.雷鸣:《论“十七年”合作化小说的牲畜话语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21年第5期

本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论文认为,在“十七年”的合作化小说中,牲畜不仅是作为乡村社会的农业生产资料与家庭财富而存在,它涉及合作化运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问题,同时又为合作化小说增添了若干审美异质元素。合作化小说通过书写不同类型人物对牲畜的情感取向,检视其政治立场与道德水准,但又表达了部分农民发自人性的美好;通过牲畜之生死的设置,两条道路斗争得以生活场景化;在对合作化未来生活想象的虚拟风景中,数量繁多的牲畜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这既契合中国乡村传统文化心理,又使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变得具象化,从而激发农民对合作化共同体的信心,无意之中也为文本增添了些许田园诗意。

11.巩杰:《“京兆”长安·“废都”西京·“古城”西安——电影中西安城市空间的影像呈现及文化嬗变》,《js3845金沙线路学报》2020年第2期

本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论文认为,电影呈现的西安城市空间形象,是古代“京兆”长安空间、近代“废都”西京空间和现代“古城”西安空间三张不同面孔的铆合或断裂。作为一种消失了的空间和“不可见的城市”,电影中的长安城成了一种不可见、不可知的想象和魔幻之城。在“到西北去”与“西安事变”的灾难与困境叙事中,作为一座营建十多载又被废弃的“陪都”西京,电影镜像呈现出破败的“废都”气象与混乱景象。电影中现代“古城”西安城市空间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充满了文化思辨的现代性隐喻。在“一带一路”语境下,要充认识电影中西安城市空间呈现和文化形象嬗变问题,要在厚重的历史文化中获得传承基因,在长安城的辉煌记忆里寻找历史根基和文化命脉,在电影呈现中凸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精髓,进而更好地塑造一个文明、富足、现代的西安城市空间文化形象。

12.李立:《治理文艺,抑或文艺治理?——马克思主义文艺制度思想辨疑》,《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本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论文认为,文艺制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制度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制度思想中,文艺制度建设的终极目的并非治理文艺,而在于文艺治理。文艺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即在于文艺治理的特殊性。经由文艺制度建设达致文艺治理之目的,良善的文艺制度旨在现实地促进人的自由与解放。

13.成明明:《从层位理论谈宋代馆阁与文学的关系》,《人文杂志》2021年第9期

本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论文从层位视角以动态变化的眼光来厘清宋代馆阁制度与文学的复杂关系。宋代馆阁庋藏编校制度,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生态土壤,选拔培育制度则成为文学发展的动力向导。馆职召试和考校他人,表现了迎合与自新中文学观念的交锋和新变。储才育才的政治职能,投射在散文创作中便是题材选择的严肃重大和情感表达的慷慨充沛。馆阁文字职掌与评比激励,促进应制文学的大量生产;官方文化普及与文人理想践行的合力,则玉成文学总集的编撰。馆阁文化场域的特殊性,文人渊薮的丰富性,致使文学创作在政治身份、文学身份、私人身份的不同比重呈现中体现了多元活力。文学策应馆阁政治文化的影响,可谓积极与消极并存,表现在讽颂抒情的功能实现与弃“刺”尚“美”的功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