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印度驻华使馆、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佛教:绘制亚洲的历史与文化”(Buddhism: Mapping Asia’s History & Culture)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6月18至2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印度、尼泊尔、日本、韩国、新加坡、蒙古、越南、泰国和缅甸等亚洲国家的19位国际知名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我校js3845金沙线路院长张弘(普慧)教授和梅晓云教授作为正式代表应邀出席会议。
印度比哈尔邦首席部长尼蒂斯·库马尔(Nitish Kumar)、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S. Jaishankar)、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郝斌、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景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副主席尤格斯瓦尔·瓦尔马(Yogeshwar Varma)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中,与会代表就“佛教与亚洲空间”、“佛教:传播”、“艺术与建筑:传播、本土化和叙事”、“佛教文献:真实性与回应”、“佛教写作:故事和佛教传统”等主题,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讨论。我校张弘(普慧)教授和梅晓云教授分别主持了“佛教与亚洲空间”和“艺术与建筑:传播、本土化和叙事”两场报告和讨论,并分别做了题为“汉译佛典中的语言思想”和“从少林寺那罗延神的失落看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植入和变迁”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烈反响。
印度德里大学社会科学院东亚学系主任马杜·芭拉(Madhu Bhalla)教授、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王邦维教授、印度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萨胡(Arun K. Sahu)先生等主持了闭幕式。萨胡参赞代表苏杰生大使向与会学者赠送了富于印度特色的礼品。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还参观访问了位于北京西山的龙泉寺,受到主持学诚法师和寺僧们的热烈欢迎和接待。
张弘(普慧)教授主持“佛教与亚洲空间”报告和讨论
梅晓云教授主持“艺术与建筑:传播、本土化和叙事”报告和讨论